信息来源:金联创加油站服务中心 2025-07-23 10:01:21
2025年6月30日,大连石化最后一套1000万吨/年常减压装置正式关停,不仅意味着中石油旗下产能规模最大的炼厂全面停产退出,也标志着大连石化西中岛千万吨级炼化一体化项目进入实质性推动阶段,国营油企从传统的炼油企业向炼化一体化转型升级继续迈出重要步伐。
产能跃升至2050万吨 成品油资源辐射国内外市场 大连石化始建于1933年,初始炼能仅有15万吨/年,于1998年划归中石油集团。伴随着我国经济快速增长,为满足能源需求释放期间的资源供应稳定性,大连石化作为中石油旗下的重点建设工程,炼油能力不断扩大。2004年原油加工量首次突破千万吨,是中石油旗下首个千万吨级炼厂。2006年1000万吨/年常减压装置投产,自此原油年加工能力达到2050万吨/年,成为中石油旗下规模最大的炼厂,并仅次于镇海炼化、大榭石化两大国营炼油企业。 得益于强大的生产能力,大连石化成品油资源可供应本地并向外辐射,在中石油的炼化企业中占据重要地位。据金联创统计,近几年大连石化原油年加工量超1500万吨,汽柴煤产量接近1000万吨。汽柴油资源主要供应东北各省份,另有部分产量调配至华南地区,以及依托于港口优势,部分资源出口至国际市场。 安全环保叠加产能过剩因素推动搬迁项目落地 大连石化厂区位于辽宁省大连市甘井子区山中街,地处人口密集区域,安全环保压力重重。十三五期间,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推进城镇人口密集区危险化学品生产企业搬迁改造的指导意见》,要求到2025年,城镇人口密集区现有不符合安全和卫生防护距离要求的危险化学品生产企业就地改造达标、搬迁进入规范化工园区或关闭退出,企业安全和环境风险大幅降低。其中,其他大型企业和特大型企业2020年底前全部启动搬迁改造,2025年底前完成。基于《意见》的政策引导,大连石化是代表特大型企业搬迁改造项目的先例。 近几年炼能增速虽有放缓,但经济增速受到制约,替代能源影响与日俱增,导致成品油供应过剩压力凸显,炼油企业经营利润受到挤压,油企开工率呈现下降趋势,倒逼炼油结构加快进行转型升级,重点向“减油增化”方向发展。在此背景下,大连石化加快从传统型炼油企业向炼化一体化转型,搬迁改造升级工作有序推进。 2022年11月,大连市政府与中国石油集团就大连石化搬迁改造项目完成合作框架协议的签约。2024年3月,大连石化搬迁升级改造项目协议正式签署。2024年10月,大连市政府宣布西中岛炼化产业园配套道路建设启动。自此开始大连石化常减压装置陆续停工,至2025年6月30日,2050万吨/年的炼油装置全部关停。 短期供应调整有序整体市场影响有限 由于大连石化炼油装置自去年开始陆续关停,负荷下降对成品油资源供应的影响已经有所体现。下图可见,今年以来根据市场需求变化及经营策略调整,中石油集团旗下其他炼厂负荷随之变化,带动成品油产量呈现增长趋势。同时,近两年替代能源对成品油消费的影响巨大,汽柴油刚需达峰下滑。因此,大连石化全厂停工对油品行业整体供需结构影响有限。 数据来源:金联创 不过短期内针对大连地区以及资源南下的供应结构变化,中石油集团主要通过从周边炼厂调运的形势,来保障油品供应的平稳过渡。另外,近期出口套利情况尚可,其他出口型炼厂增加出口,来确保中石油集团出口的稳定性。 大连石化的全面关停与搬迁升级,不仅是中国炼化行业向高质量发展迈进的重要标志,也是国营油企顺应安全环保要求、优化产业布局的关键一步。随着西中岛炼化一体化项目的推进,中石油将进一步提升炼化产业链的竞争力,推动“减油增化”战略落地,增强高端化工产品供给能力。尽管短期内资源调配面临调整,但通过集团内部协同和市场化手段,成品油供应稳定性得以保障。未来,在绿色低碳与转型升级的双重驱动下,中国炼化行业将加速向集约化、智能化、一体化方向演进,为能源安全与产业升级提供更强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