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盟热线010-84428675
当前位置:新闻中心 > 行业新闻

治理“僵尸”充电桩需要系统思维

信息来源:中国警察网-人民公安报 2025-05-16 09:35:03

据媒体报道,在北京SOHO现代城的立体停车楼里,几台布满灰尘的充电桩形如“枯木”,充电枪随意散落地面;朝阳路停车场内,废弃的充电桩线缆被灭火器箱压住,部分柜体不翼而飞。这些“僵尸”充电桩,恰似新能源产业发展浪潮中搁浅的“残骸”,既是资源的浪费,也折射出产业发展初期的结构性矛盾与治理体系的滞后性。

“僵尸”充电桩的出现,是新能源产业粗放式发展的结果。在政策红利与市场蓝海的双重驱动下,早期充电桩企业为抢占市场,盲目追求规模扩张,将大量资源投入铺设,却忽视了市场饱和度与运营可持续性的平衡。当市场竞争加剧,部分企业因运营成本高、盈利模式单一而陷入困境,甚至倒闭,前期投入的充电桩便成了无人认领的“孤儿”。

“僵尸”充电桩带来的危害,已超越资源浪费的表层,演变为阻碍产业高质量发展的风险。从城市治理视角看,其长期占据宝贵的停车资源,加剧了城市空间的紧张程度,与当前城市精细化管理的理念背道而驰;从安全层面考量,老化破损的设备存在漏电、起火等隐患,威胁着公共安全;从产业发展维度分析,“僵尸”充电桩的存在削弱了消费者对新能源汽车的信心,间接影响市场渗透率,成为产业发展的“绊脚石”。若任其发展,不仅会破坏城市面貌,也会对新能源产业发展产生消极影响。

051611_副本.jpg

破解“僵尸”充电桩困局,需要政府以系统思维构建治理体系。应完善相关法律法规,明确企业、物业、政府等主体在废弃充电桩拆除、回收中的责任与义务,建立严格的监督与处罚机制,对拒不履行义务的主体依法追责。政府可设立专项资金,通过补贴、税收优惠等政策,鼓励企业开展充电桩的更新改造与回收利用,推动形成绿色循环的产业生态;强化规划引领,利用大数据、物联网等技术,构建充电桩动态监测平台,实时掌握设备运行状态,实现精准治理;加强部门协同,形成交通、消防、环保等多部门联动的治理合力,提升治理效能。